DNS作为互联网的"电话簿",负责将人类可读的域名转换为机器可读的IP地址,是金融行业数字化服务的基础支撑。在金融业务全面线上化的今天,DNS已成为连接客户与金融服务的第一道门户,其稳定性与安全性直接关系到金融业务的连续性和客户体验。无论是网上银行、移动支付、证券交易还是保险服务,几乎所有金融业务都高度依赖DNS系统的正常运行。
而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,其对DNS的依赖和要求要远远高于其他行业,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显著特点:
高实时性:金融交易往往需要在毫秒级别完成,DNS解析延迟会直接影响交易体验。
高可用性:金融服务需要7×24小时不间断运行,DNS故障可能导致业务全面瘫痪。
高安全性:金融数据涉及客户隐私和资金安全,DNS劫持、缓存投毒等DNS攻击行为可能导致敏感信息的泄露。
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为例,上交所是全球第三大证券交易所,每日处理数万亿的交易额,其业务系统的任何中断都可能引发金融市场动荡,甚至对国家宏观经济产生冲击。
然而,DNS系统在设计之初并未充分考虑安全性,其基于UDP协议的查询机制和分布式架构存在很多先天的脆弱性,随着网络攻击手段的不断变化,DNS已经成为金融网络安全体系中的薄弱环节。根据202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,金融行业遭受DNS攻击造成的损失在所有行业中居于首位,凸显了金融行业加强DNS安全防护的紧迫性。
DNS协议设计缺陷是DNS脆弱性的根源。DNS在最初设计时优先考虑了实用性和便捷性,而忽视了安全性,查询默认使用的是不加密的UDP协议,使得攻击者可以轻易监听、伪造或篡改DNS响应,实施中间人攻击。另外,DNS采用分层架构,从根服务器、顶级服务器到权威服务器的任何一层出现故障,都可能导致整个解析链条的中断,形成大范围的网络故障。
金融行业的另一个威胁是缓存投毒。攻击者通过向DNS服务器注入虚假的解析记录,将合法域名指向恶意IP地址。一旦缓存被污染,所有查询该域名的用户都会被重定向到攻击者控制的服务器。2023年广东、广西两省曾发生运营商DNS将COM.CN域名全部劫持的事件,导致大量互联网业务受到影响。对于金融机构而言,DNS缓存投毒可能导致客户被导向钓鱼网站,造成账户凭证泄露和资金损失。
DDOS攻击是一种传统的攻击形式,然而其对金融行业DNS的稳定造成的威胁是巨大的。DNS泛洪攻击通过向目标DNS服务器发送海量查询请求,耗尽系统资源,使其无法响应正常查询。Akamai的监测数据显示,2022年上半年针对金融服务业的DDoS攻击中,DNS泛洪占比高达35%。相比传统的DDoS攻击,针对DNS发动的DDoS攻击造成的破坏影响更大、范围更广,如果DNS服务器因为DDoS攻击而瘫痪,其所管辖的全部域名解析都将受到影响。
2025年阿里云事件造成的企业级应用大面积停摆,在国内外产生了持续性负面影响,这一案例为金融行业敲响了警钟。金融机构必须认识到,在数字化深度发展的今天,DNS安全直接关系到金融稳定和经济安全
面对日益复杂的DNS威胁环境,金融行业需要从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同时入手,构建多层次、智能化的DNS防御体系,而非依赖单一防护手段。
技术防护措施
部署DNSSEC:DNSSEC通过数字签名验证域名解析的真实性,可有效防止DNS缓存投毒、域名劫持等攻击,保障DNS数据来源的合法性及完整性。
采用高防DNS技术:利用弹性带宽、流量清洗、DDoS防火墙等安全机制,形成对DDoS攻击的有效识别和抵御,维护DNS的安全与畅通。
实施协议级防护:采用深度DNS协议防护技术,如畸形包过滤、隧道攻击检测防护、反射放大攻击防护等,从协议层面阻断非法请求和应答流量。
使用加密DNS协议:如DNS over HTTPS(DoH)、DNS over TLS等,对DNS查询和响应进行加密,防止DNS劫持攻击。
部署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:在DNS服务器前部署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,防范各类网络攻击和恶意流量,及时更新系统和软件补丁,修复已知漏洞。
安全管理措施
选择可靠的服务提供商:采用知名品牌且具备严格安全审核机制和服务质量保障措施的DNS服务提供商。
实施访问控制和身份验证:对DNS服务器进行严格的访问控制和身份验证,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篡改,同时采用加密传输协议(如TLS)对DNS通信进行加密。
建立安全监测与应急响应机制:建立全面的DNS解析监控与分析机制,实时监测DNS解析性能和安全事件,通过日志分析、威胁情报等手段,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安全威胁。同时,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和演练计划,确保在安全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理。
加强人员培训与意识教育: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网络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,提高其对DNS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和应对能力。
实施零信任策略:控制用户对关键应用的访问权限,对DNS查询进行过滤,利用DNS域名的拒绝和允许列表来增强安全性。
整合威胁情报:将威胁情报与DNS安全防护体系结合,实时阻断失陷终端的非法外联,并根据威胁等级进行精细化处置
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威胁,金融机构必须构建多层次的DNS防护体系,从DNSSEC、加密协议到智能威胁监测,形成技术与管理并重的防御闭环,才能筑牢DNS的网络安全基石,守护金融稳定与经济安全。
相关推荐: